本届慕展上,纳芯微携收购麦歌恩后的磁传感器系列、联合芯弦推出的实时控制MCU NSSine™系列以及丰富的信号链、电源管理、传感器产品系列亮相,全面展示了其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、光伏储能、白电、消费电子等领域系统级半导体产品解决方案。
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,您的健身追踪器可以全天候无缝监控您的健康状况,您的智能恒温器可以在您到家之前将温度调节到恰到好处,而农场中庞大的传感器网络可以优化用水量以节约宝贵的资源,所有这一切都不需要一根网线。无线技术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隐形支柱,它将设备和系统连接起来,创造出更智能的家庭、更健康的生活方...
导语:在人工智能推理日益走向边缘计算的浪潮中,Imagination推出全新E系列(E-Series)GPU IP,以革命性的“AI+图形”深度融合架构,回应边缘侧对低功耗、高灵活性与强算力的多重需求。通过架构创新、算力扩展、功耗优化以及软件生态配套,E系列试图重新定义“边缘AI计算”的边界,并提供一条兼顾灵活性与高效性的技术路径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一部名为《高智能方程式》的日本动漫在国内颇为流行。根据故事设定,男主角风见隼人驾驶着其父亲设计的赛车“阿斯拉达”(ASURADA),谱写了一段高智能方程式史上最年轻冠军的传奇。
近日,广立微在上海成功举办了“DE User Forum暨新品发布会”,120多家芯片设计公司、制造企业共聚一堂,共探半导体良率管理智能化新思路。
随着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度融合,AI ISP正焕发出蓬勃生机。它不仅是提升成像质量的核心引擎,更是解锁智能视觉无限应用场景的 “数字钥匙”。
2024年,AI引发的芯片需求全面爆发,半导体产业结构性转型持续演进。在这一年,台积电再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:不仅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,还在产能、营收、客户结构与全球战略布局方面全面开花,成为当前全球最具战略纵深的半导体企业。
在本土存储行业,得瑞领新是当中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玩家。得益于过去多年在企业级市场的坚持和持之以恒的投入,得瑞领新成功打造覆盖高性能NVMe SSD的全产品线,为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等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存储方案支持。
IEEE IEDM 会议由 IEEE 电子器件学会主办,是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论坛,旨在展示晶体管及相关微纳电子器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。
在AI的狂飙猛进中,大模型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态势,从最初的 GPT-3的1750 亿参数,到如今前沿模型迈向万亿级参数的征程,每一次跨越都对计算资源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,尤其是存储带宽,给传统的内存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。
2025年,台积电美国代工厂将正式开始量产,该工厂代表着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在美国的到来,也是对2022年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能否帮助稳定美国及其盟友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一次考验。然而,台积电的扩张与美国半导体自主制造的愿景,能否真正突破技术和产业链的瓶颈,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,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课题。
财务报道显示,公司移动芯片订单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,但该公司的营收仍然超出了预期。数据显示,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,台积电销售额达8392.5亿新台币,约合258亿美元。较去年同期增长41.6%。而这个收入增长助力其盈利能力提升。数据显示,台积电第一季度净利润为新台币3615.6亿,约合111.2亿美元。这相当于调整后每股...
近年来,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屡创新高,而与之相关的设备行业也在快速增长之中。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(SEMI)最新报告,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在2024年达到1171亿美元,相较2023年的1063亿美元增长10%。
犹记得在大概十天前,有媒体报道,因为赞助百万美元在海湖庄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进晚餐之后,英伟达获得了喘息机会。美媒甚至还言之凿凿道:“特朗普放弃了此前的对H20 限制的计划。”
随着晶体管微缩逼近物理极限,曾经推动芯片性能倍增的摩尔定律渐露疲态,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“制程工艺军备竞赛”悄然迎来拐点。
在过去几年里,包括光刻机和刻蚀机在内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广为人知。但其实作为全球精密制造的巅峰之作,芯片制造流程非常多,涉及的设备也包罗万象。例如,炉管设备就是芯片制造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如果说台积电是特朗普总统所说的“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”,那么 EUV 光刻设备无疑是“世界上最重要的机器”。这是否意味着 SPIE 先进光刻与图案技术会议 (SPIE Advanced Lithography & Patterning) 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会议?并非完全如此,但它至少是一个了解 EUV 和先进逻辑领域最新进展的好机会。
在从英特尔离开之后,前英特尔CEO帕特·基辛格 (Pat Gelsinger) 找到了新的岗位,那就去EUV光源初创公司xLight的执行董事长。
4月11日,国产EDA领军企业概伦电子发布公告,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锐成芯微100%股权及纳能微45.64%股权,并募集配套资金。本次交易完成后,锐成芯微和纳能微均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。这场并购看似是一起常规的行业整合交易,实则隐含着中国半导体EDA领域正在悄然加速的产业路径演化逻辑。
据介绍,这款面向智能终端应用的产品可以克服传统石英振荡器的诸多限制,在面积、功耗、可靠性和寿命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。时任SiTime首席执行官的Rajesh Vashist表示:“SiTime的突破性硅MEMS和模拟技术提供了创新的计时解决方案,超越了石英行业数十年的发展。”